《建国大业》到《建党伟业》,历史剧笑料百出

时间:2024-12-10 18:39:09 阅读数:10 人阅读

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国大业》作为献礼片,在国庆期间上映,吸引了172位明星加盟,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该电影最终收获了超过4亿的票房,取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2011年,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制作方同样瞄准了高票房的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邀请了173位明星参演(但其中三分之一被删除),意图以豪华的明星阵容和宏大的制作规模重现辉煌。尽管《建党伟业》的制作规格空前,其市场表现和观众接受度却未能达到预期,票房预测仅停留在8亿左右。这种表面的奢华是否能真正触及市场,从而为未来的主旋律电影提供有价值的启示,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主旋律电影的营销策略往往依赖于政府的包场支持,在早期,这种模式保证了影片的票房。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人们对主旋律电影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观众更倾向于自发的消费行为来支持主流价值观的传播。以《生死抉择》为例,该片在2000年取得了超过一亿的票房,成功地将反腐题材搬上了大银幕。影片中,李高成这个角色,以个人面对腐败的抉择为主线,深刻揭露了腐败问题,并展现了共产党人坚决反腐的决心。尽管《生死抉择》是成功的案例,但大多数主旋律电影仍然依赖于政府的支持,缺乏市场检验,放映时间长但观众参与度低。


主旋律电影与商业市场之间的差距是业内广泛认同的问题。这类电影常常被视为一种教化手段,而非艺术表达。对于很多年轻观众这些电影显得过于说教,缺乏吸引力。中国电影市场的改革步伐加快,《集结号》、《南京!南京!》等高质量的商业主旋律电影的出现,引发了对于“主旋律”概念及其市场潜力的新思考。部分业内专家提出,应放弃传统的“主旋律”概念,转而采用“主流电影”的说法,以期更准确地描述这类电影的艺术价值和市场定位。

尽管《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明星效应和话题制造取得了显著的票房成绩,但这些问题影片在内容和艺术上的缺陷仍然明显。将严肃题材影片处理成明星齐聚的大杂烩,不仅未能展现历史的深度,反而让观众感到困惑和失望。明星们争相参演,更多是出于商业利益而非艺术追求,这种现象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

主旋律电影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超越传统的营销策略,注重艺术表达和市场适应性。只有真正反映时代精神,贴近观众需求,同时具备高质量的艺术水准,主旋律电影才能获得持久的市场认可。在这方面,《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虽然在明星效应和话题制造上有所突破,但未能完全解决内容与市场的契合度问题,这为未来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警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