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山寨书"泛滥,如何解决这一顽疾

时间:2024-12-10 19:15:23 阅读数:11 人阅读

近来,“砍一刀”变成图书界热议的关键词。某电商平台在新人作者新书首发前就上架“预售”盗版书,其中一家线上店铺短短几天销量近200本,这一行为严重损害了作者的权益,也打击了原创热情。关于网上售卖盗版书的声讨层出不穷,引发众多作者、出版社和消费者的投诉。尽管平台多次表示将加强监管和打击力度,但乱象仍持续发酵。平台售卖盗版书的根源何在?


作家出版人对盗版问题苦不堪言。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发文质问某电商平台创始人,称新人作者刚出版的第一本书就被盗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作家刘亮程曾发现《一个人的村庄》《凿空》等书籍大量盗版,总盗版量达500万册。他认为,盗版等同于盗窃,电商平台协助售卖盗版书等同于销赃。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也在社交平台批评电商平台,认为它要么纵容小偷,要么就是小偷。作家陈行甲的《在峡江的拐弯处》也在短时间内被多家店铺销售了2000多册盗版书,甚至有店铺客服承认在售卖盗版书。

盗版书籍因其低廉的价格和质量的不确定性,始终有着一定的市场需求。一些盗版商采取隐蔽的方式,不断重复“开店—投诉举报—闭店”的过程。多家出版社也因盗版书横行而苦不堪言。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发文指控盗版书商“太过分了”。据统计,该平台销售盗版书的书籍包括《红星闪耀中国》超10万册,《长征》和“哈利·波特”系列分别超过5万册。

盗版书究竟流向了哪里?读者群体中,一些消费者出于经济考虑,购买了盗版书且未进行投诉或举报,认为其“阅过即丢”。盗版书因其质量差,不仅对青少年视力和身心健康有害,还存在内容缺失的问题。这些盗版书的购买者主要是一些对价格敏感的消费者,他们购买盗版书节省成本。

对于平台责任认定规则,需与时俱进。根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知道侵权行为存在的情况下,收到权利人通知后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可适用“避风港原则”,不承担侵权责任。技术的进步和平台经济的发展,网络服务商因其较强的承受力,往往变成被诉侵权的对象。对于提供服务的网络平台应在何种程度上承担版权注意义务,以及“避风港原则”在我国的适用是否要改革等问题,仍存在广泛争议。

业内人士指出,过度强调平台责任可能会减少用户发言机会或增加平台经营成本。进一步完善“避风港规则”,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更加合理分配平台的责任,在版权权利人、平台、用户以及公众之间达成动态平衡。盗版书泛滥不仅损害了创作者和出版方的利益,还打击了原创热情,长此以往,优质作品将减少,最终损害的是受众长远利益和整体内容生态的活力。加强监管不仅是平台在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也是维护自身形象、商誉、利益的长久之计。根治盗版书乱象,要监管、平台、法律法规和消费者等多方合力。


标签: